十月的黄河口,海风裹挟着湿地的气息。当3.5万名选手汇成的人潮在东营的街道上涌动,这座城市也随之进入一年中最为沸腾的时刻。始于2008年的黄河口马拉松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赛事,它像一面流动的镜子,映照着这座“湿地之城”的生态底色、治理智慧与发展雄心。
赛道是读懂东营的第一篇章。今年的路线精心串联起悦来湖公园、明潭公园、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和东营植物园,跑者在竞技的同时,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生态巡礼。这绝非偶然的设计,而是东营多年来坚持“湿地在城中、城在湿地中”发展理念的自然流露。平坦宽阔的赛道不仅为创造佳绩提供了条件,更让每一位参与者切身感受到这座年轻城市的舒朗大气。在这里,马拉松不再只是速度的比拼,更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契机,是东营递给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。
一场数万人参与的盛事,背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集中检验。5000余名安保力量构筑起赛事的安全屏障,从前期社会治安清查,到赛道沿线“五步一哨、十步一岗”的严密布防,每一个细节都见证着平安建设的深度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的安保在严格执法之外,更加强调服务温度——民警辅警尽己所能为选手和市民提供帮助,这种从“管理”到“守护”的理念转变,正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缩影。当参赛者专注奔跑时,这条平安防线让他们能够全心投入,这份安心来自于无数人在幕后的默默坚守。
历经十六载打磨,黄河口马拉松已深深融入东营的城市血脉。从最初的地方性赛事,到如今跻身全球前三十的知名马拉松,它的成长轨迹与东营的发展步伐同频共振。这项赛事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的有效载体,更是城市精神凝聚的平台。透过年复一年的举办,东营的基础设施在完善,公共服务在优化,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增强。更重要的是,它让“黄河入海口”这张地理名片,通过体育的桥梁,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品牌。
当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,马拉松的余温仍将在这座城市久久不散。它留下的不只是一组组比赛数据,更是城市前行的动力。在东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这项赛事如同一个生动的隐喻,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,整座城市也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力向前。透过马拉松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体育的力量,更是一座城市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,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东营实践。
年复一年,这场全民盛事将继续为这座湿地之城注入新的活力,在奔跑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城市故事。(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)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