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下商铺拆除工作陆续展开,济南百年老天桥维修拉开帷幕

壹现场 昨天17:18 4686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梦瑶

承载济南百年历史、赋予“天桥区”名称的纬二路跨铁路天桥即将启动维修改造。此次改造将保留既有结构,在维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功能提升与形象更新,施工工期为210天。

10月19日,记者在纬二路跨铁路天桥桥底看到,桥下原有的商铺已全部搬离,施工区域立起绿色围挡,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。据悉,此次征收涉及8家非住宅单位,面积约5690平方米。

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作为本次工程的实施单位,将负责全长837.5米的维修改造,包含主桥35米、引桥 292.5米及挡墙段510米。桥梁宽度18米,横断面组成2米人行道+14米机动车道+2米人行道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引桥、引道维修改造,对拱波、横隔板、排架墩及盖梁进行加固,重新铺设桥面铺装,修补桥梁裂缝,附属设施维修改造等,施工工期为210天。

纬二路天桥的前身可追溯至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天桥,是山东首座铁路与公路立体交叉设施,也是济南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。其独特的三层结构——“路跨铁,铁跨路”,曾有效解决了津浦、胶济两条铁路与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问题,成为济南商埠文化的重要原点。

1955年,天桥正式成为“天桥区”命名的由来。1973年,老天桥拆除重建,新桥于1975年7月1日通车,成为当时国内最长的旱桥,结构延续至今。随着城市发展,天桥虽不再是最高、最长的桥梁,但其作为济南商埠文化起点的地位无可替代。

近年来,天桥历经多次检测与维护,包括2009年全运会前的加固工程和2017年的涂装美化,但本次大修是继1973年重建后规模最大、系统性最强的一次综合性改造。

“曾经在桥下买过第一辆摩托车。”“我的第一本字典就是姥爷骑自行车带我在桥下的教育书店买的”……老天桥的大修勾起了不少市民的回忆。附近居民陈女士表示,纬二路天桥不仅是济南交通发展的起点,更是城市记忆的载体,它见证了城市从传统商埠迈向现代化都市的历程,期待维修后的百年天桥继续见证济南成长。

责任编辑:李梦瑶

李梦瑶

风雨兼程,笔尖即担当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