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台公益慈善城市起势成势,五年来创新实施慈善项目340多个

大众报业·齐鲁壹点 10-17 1112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楠楠

10月17日,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”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了“十四五”期间民政事业发展情况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市民政系统着力织密暖心贴心的兜底保障网,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扎实有力。

救助体系日益完善。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意见、特困人员认定细则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意见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细则等政策,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,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,推动保障对象从低保、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全市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低保特困占比保持70%以上,高于全国、全省同期水平,今年4个区市获批全国、全省防止返贫帮扶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“两项政策”衔接并轨试点。

救助标准大幅提升。完善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,持续提高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幅均超过35%、最高达到96%,其中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069元、872元,分别增长35.8%、48.3%,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。目前,全市共有低保对象6.1万人、特困人员2.4万人,孤困儿童2095名,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.2万人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.1万人,五年来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保障资金58.8亿元。

全市民政系统着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生态圈,基本社会服务更加便捷可及。

养老服务更加普惠可及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。全市养老机构发展到260处,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632处,各类养老床位8.2万张,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增长18.2%、36%、30.2%,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。优化养老服务供给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009张、完成率197%,为8333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6.6万次,服务时长突破30万小时。创新开展安心居家、爱心助浴、顺心助餐等“五心”服务,累计安装智能监测设备9854户,开展助浴服务3.7万人次,日均提供老年助餐服务2万多人次,提供“暖心过冬”床位1397张,实施助医服务614人次。完成市老年中心三期工程建设并正式运营,建成集医养康服务于一体的二级老年康复医院。创新开展“舒心短托”“舒心周享”活动,实施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、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,目前,全市领取消费券3.64万张,核销使用2.49万张,均居全省前列。

殡葬服务更加优质均等。全面实施遗体本地接运、火化、经济型骨灰盒等5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,每年为群众节省费用7600余万元;积极推行“身后事一次办”,实现11个事项免申即办、26个事项一键办理;深入开展“减项降费优服务”行动,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取消或降低收费项目105项,优化服务项目39项,开展特色便民服务38项,有效减轻群众负担。

婚姻登记更加便捷高效。婚姻登记从“跨省通办”迈向“全国通办”,全面推行“婚育户一件事”联办和节假日常态办,打造特色巡回登记点3个,全市13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免费颁证、照相、提供婚姻家庭辅导等服务,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%。

全市民政系统着力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,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协同高效。

公益慈善城市起势成势。大力培育发展慈善组织,创新实施社区慈善培育行动,新增慈善组织59个、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3.9倍,社区基金从无到有发展到486支、入选全省“金种子”社区慈善基金8支,广泛开展爱心捐助、网络募捐等募捐活动、五年来累计募集慈善款物4.6亿元;创新实施“情暖万家”“肾友中心”“温暖烟台”等慈善项目340多个,五年来累计支出慈善款物价值3.7亿元、惠及群众210万人次。

社会组织蓬勃发展。加强孵化培育。创建省、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3个、省级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27个,市县两级党建业务“双孵化”平台实现全覆盖,全市社会组织发展到4234个、社区社会组织1.6万个。广泛开展助力乡村振兴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行动,全市社会组织累计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862项、服务人口130万人次,参与制定政策规划和团体标准215个,创建省级以上示范试点35个,申请自主专利59项,承办全国企业诚信建设大会等重大活动680余场次,有效发挥“四个服务”作用。

责任编辑:武春虎

AI小壹

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,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~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