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平均降水量超900毫米,烟台市水库当前蓄水量创纪录

大众报业·齐鲁壹点 10-17 2758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李楠楠

10月17日,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”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,会上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郝善丞介绍了烟台在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多发、频发采取的措施情况。

近年来,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,春旱、伏旱、秋汛、旱涝急转、连旱连涝时有发生,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涝干旱灾害比预期更加深远和强烈。

从近五年情况看,烟台市防汛抗旱形势主要呈现三个特点:

年均降雨量普遍偏大,十四五这五年的降雨量均超过了常年平均降雨量,其中2021、2022、2024、2025四年平均降水量都超过了900毫米,分别位列历史降雨量的第二至第五位,可以说这五年是烟台市防汛史上一个重要的丰水期,而且连续五年的丰水年在烟台历史上也属于第一次。

极端天气多发频发,2021、2022、2025等三年遭遇历史罕见严重秋汛,2022年、2023年连续遭遇台风“梅花”“杜苏芮”,其中梅花台风是有水文资料以来,第一个全程由南向北穿越烟台市的台风,全市过程降雨量209.9毫米,其降雨量之大、覆盖面之广、致灾性之强,历史罕见。

旱涝急转愈发明显,2024年-2025年连续两年遭遇旱涝急转,2024年6月份降雨量仅为41.1毫米,较6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44.7%;7月份降水量则高达456.6毫米,较7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59.9%,为有水文记录以来单月历史降雨量极值。今年7月平均降水量仅93.9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少46.6%;8月平均降水量高达282.7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多71.6%;9月降水量达189.1毫米,比历年同期偏多195.6%。持续的强降雨使得后汛期防汛压力骤增。

从防范应对看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,始终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每年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进行部署,每逢强降雨、台风等关键节点都会专门调度安排。市防指发挥牵头抓总作用,紧密衔接防、抢、救责任链条,协同各级各有关部门同向发力、严防死守。一是高点定位筑牢基础。全市共落实防汛责任人及预警人员1.18万人,组建防汛专业队伍99支、5912人,储备防汛物资规模1.73亿元。通过队伍前置、物资预置、加强巡查,有力确保了各类水库、骨干河道无一出险。二是主动防御提前预警。市防指先后召开强降雨调度会商会议41次,发布防汛Ⅲ级预警2次、IV级预警6次,发送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.14万条、印发会商意见19期,防汛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点对点调度441次,报送各类汛情46次。三是精准施策形成合力。充分发挥防指统筹协调、牵头抓总的职责,组织各有关部门建立“预警-研判-指令-落实”闭环停产撤人机制,应急部门累计撤离矿山井下作业人员3.8万余人次,住建部门组织高空作业人员停工2.6万余人次,海渔部门组织渔船归港1093艘次,撤离作业人员1.1万人次。同时,加强汛末雨洪资源拦蓄利用,截至10月17日,全市水库当前蓄水量10.1亿立方米,占汛末蓄水位对应库容(11.13亿立方米)的90.7%,比历年同期偏多64%。位列历史第1位。

从未来形势看,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降水带北移的趋势,结合当前连续丰水年的实际,市水利局将始终保持高度警惕,统筹考虑涝旱急转与连续洪涝的可能性,坚持“预字当先、以防为主”,切实提高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,做好丰水期与枯水期两手准备,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极端情况,全力确保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
责任编辑:武春虎

AI小壹

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,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~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