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王文莉
国庆假期结束,一大批“妈妈牌”土特产也跟着游子们一起回城了。
在杭州工作的小成,老家在浦江县的农村,距离杭州两个小时车程。他晒出的后备箱里塞满了父母种的各种蔬菜以及鸡蛋、菜籽油和手工面等。为了让小成吃上自己的蔬果,父母甚至从别家租了半亩地,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。这次回家,母亲还从地里挖了三十多斤番薯,让小成带到杭州。
上海的小芳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来吃我妈包的酸菜饺子啊!”小芳的老家在辽宁大连,酸菜饺子是“招牌美食”。小芳写道:酸菜是老妈亲手腌的,离家前一天,我妈包了一下午饺子,煮熟、自然放凉,再装进保鲜袋。除了我妈的酸菜饺子,家里人还往行李箱里塞了鱿鱼丝、鲍鱼片、海参……”行李箱就像个“家乡美食箱”,饱含家人的关爱。
“看着爸妈往箱子里塞这塞那,也挺哭笑不得,根本拦不住啊。”老家在甘肃天水的杨敏说。很多东西自己在北京一样能买到,不用这么“千辛万苦”一路挤车、赶飞机地背回来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杨敏越来越能理解父母了,面对节后“超重”的行李箱,内心更多的是感恩和珍惜。
很多网友也纷纷晒出自己的行李箱:有家乡特色德州扒鸡、四川腊肉;有奶奶的小院里刚摘的蔬菜瓜果;甚至有“你妈怕你饿”的大米、馒头……“晒行李箱”在社交网络“刷屏”,虽然不乏对行李箱“重到哭”的“吐槽”,而戏谑之外,总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情——行李箱再重也重不过父母的爱,游子们带走的、带不走的,都是家乡的情。
和很多网友一样,我的行李箱也是琳琅满目:有母亲做的辣椒酱、南瓜包子、腌制的糖蒜、刚刨出来的红薯、脆甜的红富士苹果、黄澄澄的玉米糁……这些特产和美食饱含家乡的味道、父母的牵挂。
和箱子一起“交”给孩子的,还有父母的千叮万嘱:“努力工作,和同事们好好相处”;“按时三餐,别一到周末就睡懒觉不吃早饭”……这些已经熟悉到能“倒背如流”的“唠叨”声里,又是一次离别和启程,沉甸甸的不只是行李,还有家人的爱……
世上有一种爱,叫“打开行李箱”。琳琅满目的“妈妈牌”土特产,盛满父母“执拗”的爱,也盛满他们内心对子女的挂念。在外打拼的日子,疲惫和沮丧的时候,这些爱就是一种如影随形的力量,陪伴游子前行。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