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|云端歌唱

人间 10-18

文|窗外风

大概是算法将她推至我的眼前,像夜风送来一粒遥远的种子。

一位中年女人,抱着一把木吉他,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,唱起了田震的《野花》。歌声破屏而出——那是一种被生活砂纸打磨过的沙哑,苍凉而坚韧,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浸透了日晒雨淋的滋味。

若不看画面,你会笃信这是田震的原声;但当你看见她,看见她身后那排摆满油盐酱醋的货架,看见她眼角与岁月妥协的痕迹,这歌声便瞬间有了重量和温度。

她的歌声在云端,而她的人,却深深扎根在生活的泥土里。

这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社区超市。她坐在柜台后,衣着朴素,是那种走入人海便再难寻见的模样。

然而,当她的指尖拨动琴弦,沉浸于旋律中,一种近乎神圣的忘我神情,让她周身都笼上一层光晕。

现实的嘈杂并未退场:时有顾客推门,买一包烟,称一点菜,她娴熟地暂停歌唱,起身、拿货、收钱、找零,完成一套属于超市老板娘的规定动作。旋即又坐下,抱起吉他,旋律无缝衔接,仿佛那中断的几秒只是歌曲间奏。

生活与梦想,在这方寸之地完成了一场滴水不漏的交接班。

她说,唱歌的梦,在心底蛰伏了二十多年。而生活兜兜转转,改写了命运的剧本,她未能走上万众瞩目的舞台,却走向了守护一家人生计的柜台。可梦想的根茎从未枯萎,终于在年近五十之时,冲破坚硬的现实土壤,探出头来。

“梦想无价。”她这样说。轻飘飘四个字,落在听者心湖,却足以掀起巨浪。谁的年少时光里,没有过闪闪发光的梦呢?只是有的梦想最终成为午夜梦回时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。

而她的可贵,在于已近知天命之年却依然有勇气为年少的梦续写篇章。“在云端歌唱,在泥土里生活。”她便是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脚。纵然青春不再,但中年追梦,自有千帆过后的沉静力量。

一日终了,超市打烊,卷帘门隔绝了外界。她坐在店外的路灯下,就着昏黄的暖光,再弹唱一曲。那一刻,白日的疲惫与琐碎,皆在歌声中消散殆尽。

她的目光望向无边的夜色,思绪随歌声飘向云端。这日常里的神圣仪式,是她与自我的和解,是努力生活之后,命运给予她最醇厚的回报。

生活,本就是一场在泥土里的深耕。而梦想,是我们抬头时总能看见的那片云。诗与远方,从来不在别处,它就在你热爱并坚持的每一件事里。

(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)

责任编辑:孔昕

AI小壹

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,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~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