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中·起势③ |“浩然正气”书写“城”与“人”的双向奔赴

十区两县 昨天18:29 8909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杜春娜 通讯员 孙化鹏 孔雪

何谓“浩然之气”?几千年前,孟子曾回答:“难言也。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

穿越千年时空,“浩然正气”在济南腹地——市中区找到了鲜活的回响。巍巍英雄山上,长眠着为信仰与理想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,他们镌刻了“浩然正气”的至高境界。山脚下,繁华的市中区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,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城区的肌理,在寻常巷陌间流淌,于市井烟火中沉淀。

“浩然正气”的内生动力:

红色基因的孕育

英雄魂归处,长存浩然气。

英雄山是红色文化的高地,其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底蕴,成为济南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地标。在松翠青柏间,英雄山蕴含了刚正不阿、正气凛然等精神品质。这些精神品质如涓涓细流般流入寻常百姓家,内化为市中区人民共同的精神气质和道德追求。

在英雄山北向,有条南北方向的胜利大街,这是一条承载深厚历史与市井记忆的老街,其发展脉络与城市变迁紧密相连。在胜利大街附近,居住着一位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庄晓乐。在他身上,“浩然正气”被具象化表达着重情重义、崇德向善的精神。

今年7月,庄晓乐被授予“全国见义勇为模范”称号。时隔4年回忆起当年挺身救人的一幕,庄晓乐仍然觉得他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

2021年,庄晓乐39岁,这一年的9月,女儿升入小学三年级。9月3日一大早,作为学校“长城爸爸义务护导队”的一员,庄晓乐便来到学校值勤,护送学生过马路。此时的庄晓乐无法预料到,在短短几十分钟后,会发生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。

时间来到早上7时40分左右,在庄晓乐告知一位家长尽快开车驶离时,一辆红色汽车因驾驶员操作失误,突然冲向一名女生。来不及犹豫,庄晓乐立即大跨步上前,左手拽过孩子将其挡在侧后方。

孩子躲过撞击,庄晓乐却被顶到另一辆车上,下半身不能动弹。他大声呼喊,让孩子们“快躲开!快躲开”。但红车驾驶人慌乱中又操作失误,对他进行了二次冲撞、挤压,致使其重伤并失去知觉。在倒车时,红车又对他的腰胯进行第三次伤害。

“整个过程可能就持续了一两分钟。”等庄晓乐再次恢复意识时,已经身处医院。经诊断,庄晓乐全身5处骨折、1处擦伤、1处软组织损伤,至今未完全恢复。后经认定,2021年庄晓乐获得“市中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光荣称号;2023年,被授予“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”称号。

获评“全国见义勇为模范”,庄晓乐很意外也很激动:“回想当时危急关头的瞬间,我的选择就是源于内心最朴素的良知,和一个普通人面对他人危难时最本能的反应。”

“浩然正气”的深化:

与日常生活的融合

如何让“浩然正气”深入人心?答案之一便是让其深深融入城市肌理中、融入百姓生活中。

在经三路,梧桐成荫的路旁伫立着中山公园。公园面积不算大,但曲水流觞、亭台楼阁,相映成趣,韵味十足,多少济南人的童年就在这儿度过!殊不知,在供游人休憩之外,中山公园镌刻着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。

20世纪二三十年代,中山公园是社会各界和中共山东早期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。据记载:1920年10月20日,由王尽美组织发起的“励新学会”(党的外围组织)成立大会在公园“四照亭”召开,为山东共产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;1924年9月8日,王尽美等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在公园举行万人大会,这次大会把济南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向新高潮。

而与经三路一路之隔的经二路上,曾经济南商埠区的第一高、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——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,如今成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分公司主楼。曾经,它被称为“济南邮政大楼”,镌刻着老济南的历史:1937年底,七七事变发生后,济南再次被日军占领,日军强占济南邮政大楼……最终1948年解放济南的战役中,英勇的解放军将红旗插上了大楼的楼顶,迎来了济南的新生。

在英雄山、在中山公园、在寻常巷陌间的市井生活,由红色基因而灌溉生长的“浩然正气”在城市的经纬脉络间蔚然成风。

1990年的牛雪松是市中区泉泽小学的一名教师,他是父母病榻前最坚实的依靠,也是学生成长路上温暖的引路人。

2010年,父亲瘫痪在床,此时,牛雪松还是一名大二学生。父亲重病,母亲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腰椎疾病,不到20岁的牛雪松挑起了照顾父母的担子。父亲清醒前的九个月里,牛雪松每天为他穿衣喂饭、更换尿布、擦拭身体。

从2010年到2025年,15年过去,从一名大二学生,到小学老师,牛雪松的生活节奏一直未变:清晨起床为父母准备早餐,白天在学校教书育人,晚上回家继续照料父母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 

在家庭的重重压力之下,牛雪松并没有在工作上有丝毫的懈怠,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,在教学过程中,牛雪松注重因材施教,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,所带班级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。

十五年光阴流转,当初那个青涩的青年已步入中年,父亲的病情渐渐稳定,母亲的笑容也多了起来……

“浩然正气”的践行:

“城”与“人”的双向奔赴

从见义勇为的庄晓乐,到用“孝与敬”诠释担当的牛雪松,“凡人微光”聚光成炬,闪耀在城市的夜空。而市中区的“浩然正气”源源不断地滋养、反哺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。

“市中区是我的第二个家。”牛雪松说,市中区是他扎根的土壤,也是承载亲情与事业的港湾。“父亲住院时,学校协调课程让我安心陪护;在我午休时,学生还悄悄盖上棉被……这些微小瞬间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‘厚德重义’的风尚。”

如今,牛雪松依然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奔波。如同一束夏日的阳光,牛雪松的事迹温暖身边众人。2024年,牛雪松被评选为济南市2024年第4期“孝老爱亲”好人,他用孝行和敬业精神在学生心中埋下向善种子。

牛雪松的班级上,曾经有位学生因家庭矛盾而产生了叛逆心理。但偶然一次机会,这名学生碰到了牛雪松急匆匆地从医院返回学校。看到老师工作之余还奔波照顾父母,他开始慢慢地变了,有一次,还主动为父母煮粥。“他和我说,‘老师,您让我明白爱是行动’。那一刻我觉得真诚触动了心灵,美德在实践中扎根了。”牛雪松感慨地说。

对牛雪松来说,“浩然正气”是平凡人在生活中坚守本心的力量,是对责任的担当;对庄晓乐而言,“浩然正气”是希望以自身微光,去点燃更多人心中善念与勇气的火种。

“咱不能给市中人丢脸。”庄晓乐是实打实的市中人,他切身感受着这土地上开出的热情之花。每逢下雪,庄晓乐所在小区的老人自发出来扫雪,清理干净小区内的积雪。老人们多年来的热心行为,也带动了邻居们自发扫雪。“老人都这么主动了,咱年轻人也不能闲着。”他说。

不仅如此,庄晓乐以身作则,培养着女儿的诚实等优秀品质。在女儿一年级时,庄晓乐和女儿在散步时捡到了一部手机,因迟迟联系不上失主,父女俩到了派出所,庄晓乐让女儿独自把手机交到了警察手中。

当风吹过英雄山,起伏的山峦下蕴藏着向上的能量;当阳光洒向中山公园,古今交叠间迸发着无尽的活力……于是,在红色街巷中,在红色公园中,“浩然正气”茁壮成长。

责任编辑:杜春娜

杜春娜

用文字抒写民生,用镜头记下民情,用报道表达民意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