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敬心目中的她⑯|董丽:用爱与责任织就温暖人生

大众报业·齐鲁壹点 昨天11:01 1044

董丽,德州武城县第一幼儿园高级教师,多年来,她用孝老敬亲的真情、言传身教的智慧和科学育人的责任,勾勒出一幅温暖人心的动人图景。

真情守护报亲恩

董丽是被抱养的孩子,养父母含辛茹苦将她拉扯大。董丽39岁那年,她的养母被诊断出腺性肺癌,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,养母住院治疗11次,董丽也开启了在济南市、德州市、武城县三地奔波的日子。找医院、抢病床,每一次争取都是与时间赛跑,只为给养母多一丝希望。

祸不单行,养父在养母患病期间被查出直肠癌,选择在县人民医院治疗。一间病房、两张病床,承载着养父母的病痛,也成了董丽日夜的牵挂。

单位和医院的距离,丈量着董丽的忙碌与疲惫。那段时间,她最怕听到电话铃声,因为那可能是医院传来父母病情变化的消息,也可能是学校里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。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,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不停旋转,一年下来,她瘦了二十几斤,血压高了,心脏也有早搏了,但她始终把照顾养父母当作最重要的事。

养父母临终前,拿出当年抱养董丽的信件,嘱咐她去找亲生父母,希望她能有更多依靠。那一刻,董丽泪如雨下,这份养育之恩,早已深植心底,成为她一生的羁绊。

倾情托起向阳花

33年的教龄中,董丽是500多个孩子心中的“温柔妈妈”。她每天陪伴孩子们游戏、运动、交流,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工作中,她经常问自己:“假如我是孩子,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?假如是我的孩子,我希望老师怎么做?”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,她会细心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,用专业知识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幼儿及家庭,成为幼儿教育的“家庭指导员”。在她的陪伴下,孩子们总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。

董丽还积极参加下乡支教,不仅将自己的教学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支教学校的同行,还针对孩子们普通话基础差等情况,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训练,带孩子们读绘本、讲故事。一年多的支教结束后,园里的孩子不仅能流利地用普通话交流,还能自信满满地讲故事。

董丽深知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,她和丈夫巧妙分工、精心养育,为女儿的成长铺设了坚实的道路。董丽重点培养女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,丈夫则侧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运动潜能。在这样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,女儿性格开朗活泼,动手动脑能力强,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。

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上,董丽在教学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。她开发的特色课程和研究课题多次获奖,论文《刍议新时期幼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措施》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国家级一等奖,先后获德州市百名优秀家长、德州市教学能手、德州市优秀少儿工作者等称号。

董丽说,孩子们纯真的话语,家长们真诚的感谢,都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,“我会一辈子学做幼儿园老师,一辈子做好幼儿园老师。”

互动·问她

在您的成长过程中,家庭中的哪位成员对您产生了重要影响?

董丽:在人生观和职业观方面,妈妈对我的影响较大,她一直叮嘱我做事要努力、勤奋、坚持,工作上要努力做到最好,生活上要用心守护幸福。

父母言传身教的哪些细节,让您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有韧性?

董丽:我的爸爸是农民,担任村里小队的会计,他白天和土地为伴,晚上在灯下做账、算工分,有时我睡醒一觉,爸爸还在工作。而从我记事时,姥姥就住在我家,妈妈不管多忙多累,总是准时把热乎可口的饭菜端上桌,有空闲时间还陪姥姥拉家常。

在我们家,勤奋努力与孝老爱亲是最动人的传承。父亲用行动教会我“汗滴禾下土”的真谛;母亲诠释着“百善孝为先”的内涵。在这样的氛围里,我懂得了用汗水浇灌梦想的意义,也深知将爱与陪伴献给家人的珍贵。

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

董丽:我希望女儿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,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,秉持勤学努力的态度,在人生道路上步履不停、收获幸福。

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方面,您对现在的年轻女性有哪些寄语?

董丽:亲爱的年轻女性朋友们,祝你们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舞台上,用爱和责任为事业、为家庭撑起一片天;愿你们在人生的每个角色里,都活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与从容!

责任编辑:范佳

AI小壹

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,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~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
进入小程序
我要报料
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