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王旭奎
在莘县樱桃园镇刘楼村,夏日的阳光为这片土地镀上一层金辉,占地200亩的樱桃庄园迎来了丰收季。漫步园中,翠绿的枝叶间,色泽如玛瑙般艳丽的樱桃串串垂挂,在阳光下折射出诱人光泽,清甜果香随风飘散,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丰收图景。
“今年又是个丰收年!这200亩樱桃园,预计能产出20万斤果实,带来300万元收入!”刘楼村支部书记刘胜忠站在硕果累累的樱桃树下,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。谁能想到,如今这片生机勃勃的樱桃园,背后藏着一段跌宕起伏却又温暖人心的创业故事。
早年,刘胜忠在北京承包建筑工程,最多时带领200多人奋战在建筑工地上,事业蒸蒸日上。但他始终牢记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2015年毅然返乡创业,并当选为刘楼村支部书记。为打破村庄发展困局,刘胜忠带领村党支部探索出“股份合作、抱团发展”的新路子,成立集体合作社,将目光投向樱桃种植产业。在村集体的努力下,樱桃庄园从无到有,樱桃种植成为刘楼村首个集体产业项目。全村80户村民积极响应,以200亩土地、资金或劳动力入股合作社,约定村集体与社员按股分红,共同描绘乡村产业发展蓝图。
然而,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2021年,樱桃园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时,资金缺口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前。四处奔走无果的刘胜忠,突然想起曾走访过的莘县农商银行员工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他拨通了樱桃园支行客户经理的电话。让他惊喜的是,莘县农商银行迅速响应,仅用三天时间,100万元扩建资金便打到了他的账户上。这笔“及时雨”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,更为樱桃园的发展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如今,刘楼村樱桃庄园里,美早、明珠、红灯等优质樱桃品种挂满枝头。丰收时节,园子里雇了六七名村民帮忙采摘,欢声笑语回荡在林间。按照预估,此次丰收可实现利润110万元,参股社员每人预计分红超1万元,村集体也将增收10万元。樱桃不仅成了村民们的“致富果”,更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“金疙瘩”。
“农商银行不仅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,更为我们村集体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!”刘胜忠感慨地说。这份感谢背后,是莘县农商银行深耕“三农”领域的生动写照。一直以来,莘县农商银行坚持服务莘县、服务小微和“三农”、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,以普惠金融系列产品为依托,不断优化服务流程、提高放贷效率。未来,莘县农商银行将持续上下联动,加大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,用金融“活水”浇灌乡村产业,助力更多农民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
移动端评论
暂无评论